电压调节器

电压调节器具有以下功能:1将发电机电压维持在给定水平。

由于负载电流的变化会对发电机的端电压产生影响,因此端电压的过度变化会给电力系统和电气设备带来许多不利因素和问题。

因此,发电机的励磁电流必须适应电压的变化,并及时给出自动调节。

2合理分配并联发电机组之间的负载。

电网由多个发电机并联运行,各单元承担的负荷应合理分配,否则会造成某些发电机过载。

因此,要求电压调节器根据规定的规律平稳地分担电网的负载。

此功能也称为电压调节器的调节功能。

3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根据调整对象可分为:1直流发电机稳压器; 2交流同步发电机电压调节器。

根据结构,它可以分为:1个用于电动和电磁机构的电压调节器,带有可移动部件,如变阻器调节器,振动调节器等; 2电子或电磁式电压调节器,不带可动部件,如电子离子式,磁放大器型,半导体晶闸管型稳压器等。

根据修正法则,可分为:1比例(P)稳压器,其中修正法与给定值和调整值之间的偏差成正比; 2比例 - 积分 - 微分(PID)电压调节器,经过校正除了给定值与调节值之间的偏差值外,该法还具有调整偏差值的积分和微分值的规律; 3比例积分(PI)电压调节器可以更好地解决调节精度。

稳定与稳定之间的矛盾。

1900年至1920年间,出现了振动和分段电阻稳压器。

它主要利用机电力的作用逐段改变直流励磁电路的电阻值,以调节发电机的输出电压。

在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一种碳阻力调节器,它利用电磁吸力的变化来调节碳片电阻之间的接触压力,不断调节电阻值,达到调节发电机输出电压的目的。

在20世纪30年代,由于管和离子管的发展,使用了电子和离子激发调节器。

在40和60年代,由于磁放大器的发展,磁放大器型励磁调节器取代了电子和离子调节器。

在20世纪70年代,由于半导体和晶体管的性能提高,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逐渐用晶闸管静态励磁机或旋转交流励磁机代替直流励磁机。

电压调节器被开发成由电子装置组成,并且通过控制晶闸管整流元件的导通角来调节激励电流。

20世纪80年代,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微处理器或微机的电压调节器逐渐被采用,其性能优越。